衡水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23年的直隶第六师范,1960年迁至衡水并更名为河北衡水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衡水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衡水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17日,改建为衡水学院。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坐落在有"北方湖城"美誉的河北省衡水市区,校园占地面积764亩,校舍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5亿元。校园先后被评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河北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三次获得"河北省园林式单位"称号。
该校设有12个院系,6个公共教学部,36个本科专业, 42个专科专业,有专任教师701名,全日制在校生一万一千多名,生源来自全国除港澳台和西藏之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
衡水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23年的直隶第六师范,1948年成立冀南建设学院,1949年改建为河北冀县师范学校,1960年迁至衡水并更名为河北衡水师范学校。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衡水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衡水师范专科学校。1998年10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衡水师专与衡水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衡水师范专科学校,并以此为基础筹建衡水学院。
2004年5月17日,经教育部批准,衡水师专改建为衡水学院。2009年,衡水学院与衡水学院分院(原衡水师范学校)、衡水工业学校实现了一体化实质性合并。[1]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共有专任教师701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54人,博士硕士学历教师508名,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曾宪梓奖获得者、留学归国博士后、国内外访问学者、省级拔尖人才、省突出贡献专家、省级优秀教师和外籍教师。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共有文学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教育学院、化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12个二级院系,基础课部、社科部、大学体育部、公共外语教学部、公共计算机部、继续教育部等6个公共教学部。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建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微生物学"、"遗传学"、"分析化学"、"动画设计"等重点优势学科和重点特色发展学科。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是"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教务处被命名为"全国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拥有"信息技术基础"、"外国文学史"、"英国文学"、"综合英语"等省级精品课程;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在全省同类院校名列前茅,大学 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河北省历届大运会上屡创佳绩;成功承办了全国蹴球邀请赛、河北省民族体育运动会射弩比赛。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全国高校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手风琴展演比赛、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河北省高校网络技能大赛、河北省高校"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摘取了金、银等多种奖项。学校被命名为"衡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基地"、"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训练基地"、"衡水市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心"。
2012年9月11日到16日,受河北省教育厅委托,该校大学生桥牌队代表河北省120万大学生参加了在天津市举行的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桥牌项目的比赛。填补了河北省历史上未曾参加过大运会桥牌项目的空白。在比赛过程中一举超过浙江、山西、广东等强队打进了八强,最后以第七名的成绩为河北省代表团争得了宝贵的4个胜分,受到教育厅领导和各省代表团的肯定和好评。[2]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 [3]
、"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文明大院"、"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青年文明号"、河北省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衡水市治安防范先进学校"、"衡水市文保系统安全稳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4年1月8日衡水学院荣获2013年度"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建有衡水湖湿地保护研究所、董仲舒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
学院教师出版专著50余部,主编教材145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0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级奖励。承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湿地保护等多项研究任务,生物系主持的《衡水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列入河北省自然科学研究课题。
2008年,该校首次获得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确认课题。2010年度,该校教师共有76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142篇文章,其中一类期刊1篇、二类期刊16篇,三类期刊125篇。获得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二等奖:河北省信息服务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衡水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2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0项;衡水市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
共有224项课题(市厅级以上纵向课题160项,院级课题63项,横向课题1项)获准立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下达经费2.1万元,学校配套1.225万元;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自筹经费项目9项,学院配套5.4万元;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9项,学院配套2.7万元;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7项;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课题15项,学院配套1.5万元;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就业指导专项)课题1项;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项,下达经费7万元,学院配套1.4万元;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指导计划项目16项,学院配套经费2.4万元;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72项,学院配套经费3.60万元;衡水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第二批课题21项,学院配套经费1.05万元;院级科研立项课题63项,其中,重点课题11项,一般课题40项,青年专项课题12项。共计资助经费4.35万元;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项目1项。
《衡水学院学报》作为衡水市惟一对外公开发行的期刊,曾获得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优秀学报一等奖。
守正出新
"守正出新"语出《道德经》,意在"笃守正道,以新制胜"。是为校训。
"守"主旨有四:守道德之正,传承优秀道德理念和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自觉;守学问之正,完整继承前人学术成果,养成严谨学风,师生共同进步;守处世之正,笃守正道,诚实平和,严以律己,养成团队精神;守行事之正,勤于实践,扎实做事。
"出新"的要旨是创新。提倡述而有作,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探索新知,正确看待失败,尊重个性发展,逐步建立超越前人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继承中追求创新,平实中体现新奇。
地址:衡水市桃城区和平西路1088号
电话:0318-6016093
选择驾校(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学员通过我们找到了适合的驾校